当前位置:

魂牵梦萦的河涨洲-九游网址

来源:沅陵县渭溪九校 作者:谢晓波 编辑:李琳 2025-02-10 15:44:56

黄头桥、桥上荞,风吹荞动桥不动;

河涨洲,洲外舟,水推舟流洲不流。

坊间云:清朝,乾隆帝下江南,携一众官员,游辰州八景。一日,恋“黄草朝霞”,站在黄土桥上观光,随景脱口而得上联;巧,桥下一停小舟渔翁对得下联。细品此联,“桥”“荞”“洲”“舟”谐音,对仗工整,平仄有韵,恰应情景,甚为绝妙!一时哄扬辰州府。

河涨洲,因河涨洲涨而得名。又称河上洲、和尚洲、合掌洲、龙吟洲,位于沅陵县城下游约5公里处,沅水中的一座小岛。沅陵城南凤凰山望江楼,北眺,可见。凤凰山脚下,登“从文”号游船,泛波江上,顷刻即达。

86352f0e94b0777f5862c6f295bbfcb.jpg

因为喜欢河涨洲,因为心心念念龙吟塔,因为“‘醉’美河山,只此沅陵”。乙巳有缘,宾朋成行。从此,那洲、那塔便入了梦……

15e4cde0e3971fa4a4ced0301188302.jpg

传说:河涨洲是从上游四川峨眉山流来的一块佛教圣地,塔为一高僧所化。

农历九月,一杆众生聚常安寺求愿祈福,你拜他叩,烟雾缭绕,甚为兴隆。正酣!只见沅江突涨,一股洪流经燕子滩,一滩涂裹着木、草等杂物倾泻东来。急!途经鹿吟塔鹿溪山下时,逆转,直撞鹿溪山体。险!大家闭眼之际,人群中一高僧奋起身躯,情急之下,挑起斋面抖擞出去,顿时化为万道金光,将这一圣地就地锁住了。

时,鹿溪水道湍急,旋涡四伏,圣地依然漂移不定。高僧又将手中一支筷子弹将出去,化作龙吟塔坐镇洲头,得以纹丝不动。

洲止,塔生,众信徒拍手称奇。

另传说:河涨洲下有一只神龟把河涨洲驮着,水涨,龟便拱背伸腿把洲托高;水退,则收爪缩颈,恢复如初。故,水涨洲亦涨,洲随水消露。

大禹治水登圣人山远望洞庭时,为了不让洪水把这一块绿洲冲走,把拐杖一扔,当船篙插在洲头上,后来拐杖变成了一座白塔!

至此,塔立洲头,护百姓,守一方平安。

有诗为证:万年神龟背负洲,水涨龟撑洲不流;洲头白塔定舟篙,原是大禹把杖留。

又相传:某年,唐太宗派钦差求画于辰州府龙兴讲寺惠智法师。惠智法师,精通儒术,博览佛经,才德俱佳,还擅长书画诗作,喜弄丹青,声名远播。

见皇帝求画,寺院不敢怠慢,法师更是虔诚,立即焚香沐浴,戒斋数日,静心精心作画,谋篇、选材、布局等皆俱用心用情,施平身所学,倾情打磨作品。不久,交付钦差,并嘱咐:非见主人不可开。

钦差喜,打道回京。好奇心害死人!船行至黄草尾头,钦差忽念起:钦差钦差,办差交差,先睹为快。心情大好,瞧瞧画的是啥?嘱托之事早抛脑后。于是,扯下金丝,悄悄打开一角,当画角被拉看后,眼前一亮,忽然飞出两只金鸭子,众人赶紧上前握住,抓不着,金鸭子一下飞到右小洲上,钻入了河水中。钦差吓得脸似铁青,立即关闭画卷,此时正是沅水徒涨,说来也奇怪,随着江水上涨,钻入洲底的两只金鸭子顶着洲往上游,水涨洲也涨,江水始终淹不了小河洲。钦差无耐又无语,船驰洲远,无法,即随涛涛江水复命去了。

有人说,河涨洲曾是神仙聚会之地。每当沅江涨水,河涨洲却总能神奇地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高度,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守护着它。

有人说,河涨洲是一位善良的仙人施下了法术,留着一颗神奇的宝珠,能控制水位的涨落,保护着洲上的生灵。

也有人说,河涨洲是龙王三太子所化。王母娘娘的女皇官与洞庭龙王三太子相爱,经常到凤鸣塔下约会。一次,王母娘娘发现后,将其贬下凡尘,化着凤凰,压于凤凰山下。龙王三太子追至辰州,在凤凰山下不远处化为一片绿洲,即河涨洲。由于洲四四面环水,江水咆哮,似龙在呻吟。老人说,龙动水灵,又称龙吟洲,塔便称龙吟塔。

正是:“洲”怕出名,猪怕壮。长枪大炮一起轰!

真实史料:清康熙《沅陵县志》“卷之四·山川·后四景”载“浮屠捍水”:河上洲建塔十二级,映带江树,舟帆往来如画。另,“卷之四·山川”载“河上洲”:县东,一曰龙吟洲,上有广福寺,有宝塔。

文学大师沈从文,在《沅陵的人》中写道:沅陵县沿河下游四里路远近,河中心有个洲岛,周围高山四合,名“合掌洲”,名目与情景相称。洲上有座庙宇,名“和尚洲”,也还说得去。但本地传说却以为“河涨洲”,因为水涨河面宽,淹不着,为的是洲随河水起落!

无风不起浪!传说也好,轶事也罢,现实中的河涨洲、龙吟塔,立于辰州久矣!

“三垴九洞十八滩,沅江处处鬼门关”。 沅水,发源黔东南斗篷山,九曲回肠,流经沅陵,惊流拍岸,乱石如林,漩涡遍布。最开始,河涨洲处于百曳滩上游,自身地势就高,再加上沅水流经至此,江面倏然宽阔,洲居江中,将沅江一分为二,两江分流,即使沅江水高涨,也很难淹到河洲了,更不要说龙吟塔了。

有时,在枯水季节,洲与北岸相连,铺以木桥、石墩,人行往来自如;洲东与凤凰山尾常安山形成一个狭窄水道,且有一定的落差。上游至鹿溪口村的平缓水湾,进入河涨洲瓶颈水道后,突然变急,冲刷河岸石头,发出淙淙低吟,似龙吟声声,令人暗暗称奇。

后来,河涨洲经过岁月洗礼,河道变迁,加之五强溪水电站的修建,百曳滩、部分河涨洲石阶随沅陵旧城一样已深沉沅水中。

时至今日,电站蓄水、泄洪,即使涨水,也变得可控了,河涨洲真正可河涨洲不淹了。有感是:时序轮换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

河涨洲,四季可游。

6f8aee5d24b1bf32263db4b8b640060.jpg

春来,油菜花开满河洲,金灿灿的,黄了半边天;桃花红了,李花白了,你不让我,我不让你,争宠在塔前;林间小道蜿蜒曲折,小草冒了出来,牵引着童年的记忆;早早醒来的不知名的鸟鹊,叽叽喳喳,奏起了春的序曲。春风乍起,嫩绿得能掐出水的麦苗,俏皮、倔强。不几日,全洲遍绿,春在荡漾。

夏至,河涨洲有它独特的韵味。高高的杨树、魁梧的梧桐像是一把把绿色的巨伞,挺立在洲里。“绿树阴浓夏日长,洲塔倒影入沅江”。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,好似一场盛大的音乐会。贪玩的缕缕阳光透过枝叶洒下,地上满是光斑,像细碎的金子。游人们就在这“金洲”上嬉戏,小朋友们就玩着跳房子、丢沙包的游戏。大家的笑声,惊飞了树上的鸟儿,惊跑了洲旁的游鱼。累了,就躺在的草地上,看着湛蓝的天空,偶尔飘来一朵白云,思绪也跟着飘远……夏日的河涨洲是我们的避暑胜地,藏着无尽慵懒惬意。

秋浓,河涨洲好像一下子安静了。树叶落了,野草黄了,对面的凤凰山,像似睡着了。有什么趣事要发生呢?王阳明来了,烹煮着碣滩茶为辰州学子宣讲着自己的心学;张学良来了,手握钓竿,钓东钓西,钓“雪仇”……河涨洲、龙吟塔、波光粼粼的沅江水,在夕阳的余晖里,诉说着无尽的诗意。

9cafba1e3ef18cb26854603dbef4150.jpg

深冬,寒冷、凛冽,漫天飞雪。雪天里的龙吟塔像安静的少女,河涨洲呢?美哉!乐哉!浓密的大雪一刻不停地从天空落下来,一连下了三天。洲、塔、沅江千里冰封,辰州府的人们啊!来年定是枕着馒头睡了。

妙啊!每一个季节,河涨洲都有其独特韵味,让人沉醉其中,“游”不释怀。

龙吟塔,据墙体碑文篆刻:始建于明代,是一处平面八角七层楼阁式明清砖石建筑。塔高42米,底径7.65米。塔内置木梯可登塔顶,塔身以八方花墙环护。塔层收缩疏密得当,整体造型完美,是湖南省现存最高,保存最完整的砖塔。

dde59e49fdcf8248c1eef7fe26df053.jpg

一方宝塔,立于河涨洲头,一柱擎天,伟岸如男,让人心醉;又与凤鸣塔、鹿鸣塔同一中轴线,天籁相和—凤鸣和着龙吟,龙吟唤着鹿鸣,更是耀眼沅陵新城。

沅陵,一个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。

河涨洲,神奇!令我神往!



一审:李   琳

二审:唐圣利

三审:刘纯意

来源:沅陵县渭溪九校

作者:谢晓波

编辑:李琳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ylxw.net/content/646946/54/14691553.html

阅读下一篇

九游网址
网站地图